近年来,常州盐城工业园区聚焦产业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,推动“增存联动”节约集约综合改革,着力破除“重增量轻存量”传统思维,通过增量高质量供给与存量高标准盘活双轮驱动,在土地集约利用、产业升级等领域积极探索实践,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空间动能。近三年共盘活闲置土地380亩、闲置厂房2.3万平方米。
增量空间从粗放利用向科学布局转变。突出国土空间统筹规划,优化空间功能分区,结合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合理划分规划单元,明确土地利用、建筑布局、交通系统、公共设施、绿地系统等具体规划内容,推动新增工业用地向重点产业、重大项目倾斜,不断优化资源配置,力争做到高质量增量供给,实现优地优供,提升空间发展新能级。近三年优先重点为2个10亿元、2个5亿元以上项目提供了精准要素保障。
存量空间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。全面梳理排查园区建设用地规模结构、空间布局、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,摸清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、低效利用、近期可用四类存量土地的用地面积、土地性质、空间分布等信息,建立园区存量土地“一地一策”图册,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升级、二级市场转让、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,提高土地节约高效利用,盘活存量资源,推动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。北特、驷博、鑫泰隆等高端装备企业先后成功入驻园区,为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存量资源盘活和产业转换升级提供了生动样本。
政策保障从生搬硬套向主动破壁转变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,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存量土地、存量建筑混合利用、用途合理转换,立足现有政策破解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,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效益。2025年,园区协调以股权协议转让方式新引进一家企业,盘活低效用地30亩,但企业改扩建厂房却出现了新旧规划条件矛盾的尴尬情况。对此,园区主动多次对接区资规部门,充分了解、反复论证企业需求,较好实现了区级首例厂房改造规划条件变更、项目红线调整等创新突破,有力保障了企业投资扩产需求,保证了项目当年入园、当年竣工投产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猜您喜欢






热门